37座 桥梁改造37座,其中干线公路重点桥梁15座,城市道路重点桥梁10座,一般桥梁12座。
石亭江大桥:50年“天堑”变通途
5·12大地震发生后,江苏省及时派出专人和技术支持组,第一时间帮助绵竹制定交通项目的恢复重建规划,改造绵竹境内国省道及县乡公路,明确了重大交通枢纽及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及对接方式。对一些重要的道路和桥梁的维修、建设,构成了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浓墨重彩的一笔。
4月20日,在省援建指挥部采访的时候,有关负责人介绍:“你最好先去采访石亭江大桥。当地百姓已经盼了50年!”
石亭江大桥位于绵竹与什邡两市交界处的广济镇境内。随行的昆山援建组总工程师洪民波告诉记者,大桥宽15米,长不到5公里,是绵竹境内规模最大的一座桥梁。一个细节透露了工程的复杂性:每个桥墩都深深打到了地下20多米深处,每个桥墩费时约一周时间。
江苏援建指挥部项目处负责人宋国森介绍说,流经两市交界的石亭江,是两岸数万百姓一衣带水的见证,却也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天然阻隔。枯水季节架桥而过,丰水季节要辗转数十公里借道。当地政府50年前就已经提出了建桥规划,但一直没有动工。几年前,当地融资数百万元,打算一鼓作气建桥。但大地震突然降临,大地倾圯,百废待兴,建桥之事又遭搁浅。
在江苏援建队伍开进绵竹之后,当地政府将援建石亭江大桥的重任,郑重地交到了昆山援建者的手上,并说好,江苏援建的大桥过江即可,剩余部分由什邡方继续建设。
历尽千辛万苦,在今年春节前,由江苏负责的桥段终于竣工了。但让援建者困惑的是,这边庆功的鞭炮已经响了许久,彼岸却未见任何要开工的动静。大桥静静地躺在那里风吹日晒,让援建者内心渐生不安:这样一直摆着,当地不明真相的百姓会不会说江苏援建了一座“断头桥”啊!经过江苏和当地政府的协商,最终决定整座桥全部由江苏援建者承建。昆山援建指挥组负责人盛雪冬告诉记者,到今年7月份,大桥可以全部竣工。
江苏人独立建桥,让当地百姓充满感激。记者在昆山援建指挥部看到,写着“美梦终成真,感谢架桥人”等赞美之词的锦旗,挂满了四壁。4月21日上午在现场采访时,广济镇新河村8组村民刘华贵告诉记者,听到大桥真的要建,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大家盼了几十年了。刘华贵种的大蒜,都是卖到大河彼岸,最烦神的就是过河,每次都要绕道很远的地方,而如今,大桥就在村子旁边,天堑变通途!
建设石亭江大桥的用心和艰辛付出,是江苏援建绵竹基础设施的一个缩影。
绵竹二环路:江苏先进工艺“全上路”
道路建设几乎是援建者最早规划和动工的工程领域之一。从震后第一时间开路救人、进出救援物资,到恢复重建阶段的运输建材,再到承接“要想富,先修路”的发展理念,道路一直在援建者脚下延伸着。
4月21日下午,我们驱车驶入绵竹二环路,车内骤然平静了下来,车轮上传来的轰鸣声一下子几乎消失殆尽。车窗外绿树红花,雨季的沥青马路,更显乌黑发亮。江苏援建指挥部二环路改建工程项目办负责人陈志坚告诉记者,这是绵竹当地首次铺设沥青马路。在江苏人眼里习以为常的沥青道路延伸到绵竹,其实还经历了一番波折。他透露一个有趣的细节:由于沥青比混凝土的造价要高出一截,当地有关负责人一直拒绝使用这种材质。但当他坐车沿着二环路“试验段”驶到二号桥的时候,主意已经改变,马上指示:不光二环路,市内主要道路也要争取全部用沥青。沥青马路不光结实耐用,而且路面更加平整,噪声大大降低。
而在陈志坚等援建者眼里,路面之下,才蕴藏着真正的秘密,铺垫着作为交通大省的江苏“高科技”和援建者的独到苦心。
记者了解到,起码有三种高科技是从江苏首次来到四川当地,而且是一股脑地在二环路“全上路”了。其一是ATB黑碎技术,将路面最底层的水泥捣碎,浇上沥青夯实;其二SUPER20技术,是一种沥青改良技术;其三是SMA技术,即在路面铺设玄武岩玛蹄子。即使是在江苏本地,一条马路也是仅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工艺,而如今,三种技术全部用在了二环路上。
由于该道路当初是“草草上马”,工程图纸付之阙如,施工难度可想而知,省交通厅一位负责人慨叹说:“我干了30年的道路建设,没碰到这么复杂的路面!”二环路的建成,成了展示江苏援建者的技术、责任心的丰碑。当地百姓的嘴里更有无数的口碑。附近的百姓提起二环路,没有不竖大拇指的,而专家鉴定后认为,道路最易受损的往往是交叉口,而二环路的交叉口,“可保不坏”!
官宋硼堰:中流砥柱凝铸丰碑
沿着绵汉路前往汉旺镇,穿过古镇地震废墟,来到一个紧闭的工地门口。再前行几百米,一座巍峨的现代化大坝,已经傲然雄踞在眼前。
这就是江苏省省本级援建的唯一的水利项目,也是省本级最后一个开工的援建项目——官宋硼堰取水枢纽重建工程。
4月22日,记者再次来到官宋硼堰取水枢纽重建工程现场采访。负责枢纽工程建设的项目经理时爱祥告诉记者,经过“5·12”大地震特别是其后不久“6·12”堰塞湖泄洪工程后,原先的大坝严重受损,经过专家监测,必须报废重修。经过援建者的紧急立项、勘测、设计,重建的大坝包括泄洪闸、冲砂闸及进水闸共13孔,过流断面宽度112米,比老闸增加了46米,增幅达70%,各项设计指标比原有工程标准提高了许多。
按照江苏的建坝水准,建设这个大坝不是问题,但该工程最大的难题是工期太紧:从立项到完工仅有半年多时间!而且,这里在去年11月前,工地80%时间是暴雨连绵,山洪突发常常让人措手不及,在汛期,洪水常常袭击,工地现场一片汪洋。施工时,24小时分班作业。时爱祥说,这种强攻速度,在江苏水利工程建设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可谓“艰苦卓绝”。施工条件缺水、缺电,没有住处,就在空地上堆起土墩搭起帐篷,常常一周无法洗脸洗脚……可如今,工程已经提前一个月完成了水下工程,全部工程将在8月底完工。
“我们有信心给绵竹人民一个高标准的,集民生水利、功能水利、环境水利为一体的和谐工程!”这个孩子受了伤无法前往照顾、浑身都是伤病、手下“伤兵累累”的汉子,面对工期和质量的“紧逼”,已将一切置之度外。
链 接
东大专家谈江苏省援建建筑三大特色
10日,在东南大学援建汶川地震重建工作展上,援建工程总建筑师沈国尧等人向记者介绍了我省在四川绵竹重建建筑的三大特色。
首先是保证安全。援建项目抗震裂度为7度,抗震等级2级,是我省援建项目中抗震等级的最高级别。只要关乎安全,任何细节都会被斟酌。其次是结合当地的民俗特点与气候特点。绵竹人喜欢在屋子墙面上画上年画,他们的设计保留了年画风格,让绵竹人感到亲切熟悉。当地比较闷热潮湿,在天窗设计上要做到自然通风与天然采光都有较好效果。第三点是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现成的建筑材料。绵竹市广济镇卫生院就是一例,据卫生院200米开外的河里有不少鹅卵石,他们将鹅卵石做成石笼墙,漂亮而又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