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沉降观测的质量保证措施
基准点位于地铁隧道开挖边界
工作点的选取应视观测点与基岩基准点的距离而定,初步确定为每个基准点联测三个工作点。
在整个路段,将所有的控制点(包括基准点、工作点)组成变形监测的高程监测控制网,网型应布设成能够有几何图形检验的闭合、附和及组成的网。
主要使用电子水准仪观测,以消除人员引起的误差,根据电子手簿提示的限差决定是否复测,严格按整个线路返测站数比例决定是否全部重测。
交通繁忙地段应注意作业安全,同时避免由此带来的误差,可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观测,必要时派专人疏导线路。
2.2 位移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
每个车站须布设至少3个基准点,4个工作点,位于车站内相对稳定的地区,点位要深埋,其位置应方便由基准点向监测点引测。鉴于基准点是位移监测的起算点,因此要注意保持基准点之间的图形结构,以保证足够的精度,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应大于
测点总体上要遵循分级布设,逐级控制的原则:即基准点~监测控制网~监测点。首先检测基准点的稳定性,然后利用稳定基准点的平面数据作为起算数据,布设监测控制网,再利用监测控制点测量监测点。综合考虑本次变形监测的目的和地铁工程特点,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须布设为独立控制网。
本项目的位移监测精度级别较高,技术设计方案外的其它因素是影响精度的关键,一定保证测站、镜站的强制对中,仪器、人员、观测时段应统一。保证观测的各项指标在规定的范围内。作业时,进行测站平差,根据限差情况决定是否复测,严格按整个线路返测站数比例决定是否整个线路进行重测。
2.3 土体及结构变形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
(1) 结构及土体的测斜管的安装严格按方案规定的方法。
(2) 测斜管应在测试前5天装设完毕,并在3~5天内重复测量不少于3次,判明处于稳定状态后,进行测试工作。
(3) 用模拟测头检查测斜管导槽。
(4) 测头导轮插入测斜管导槽内应缓慢地下放至管底,测读完毕后,将测头旋转180°插入同一对导槽内,以上述方法再测一次,深点深度同第一次相同。测读完毕后,将测头旋转90°,按相同程序,测量另一对导槽的两个方向的读数。
(5) 每一深度的正反两读数的绝对值宜相同,当读数有异常时应及时补测。
2.4 测力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
(1) 指导、监督土建承包商埋设轴力计、应变计及钢筋计,测力预埋件安装的好坏直接影响监测数据采集的可靠性。
(2) 根据测力预埋件的型号配制相应的数据采集器,将测力预埋件严格按规定连接至数据采集器,确保监测数据采集准确性。
(3) 在支撑受轴力前进行初始频率的测量;基坑开挖前应测试2~3次稳定值,取平均值作为计算应力变化的初始值。振弦式频率读数仪测试轴力计的频率值,与元件标定的频率曲线进行比较,换算成相应的应力值,每次应力实测值与初始值之差即为应力变化,并填写监测报表,绘制轴力变化曲线图,及时提交委托方,供设计、施工方作基坑安全的评估和下一步施工的参考依据。
2.5 现场资料记录的质量保证措施
(1) 现场记录使用统一制定的标准格式,内容应填写齐全,字迹清楚,不得涂改、擦改和转抄。凡划改的数字和超限划去的成果,均应注明原因和重测结果所在的页数。
(2) 须现场计算的检核数据要当场完成,避免返测而耽误工期。
(3) 电子记录要注意记录储存设备的电源更换,避免数据丢失。注意手工录入的数据复核和非直接采集项目的检查。
2.6 仪器、人员配置的质量保证措施
(1) 保证100%监视和监测设备在校准、鉴定的有效期内运行。
(2) 注意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运输安全。
(3) 按规定的频率和方法进行仪器的常规检测。
(4) 保证所有人员到位,持证上岗。
(5) 各监测项目要按人员固定、仪器固定、方法固定、监测时间段固定的原则作业,以保证数据成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