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穿行于重丘地区的群山峻岭之中,填深挖较多,深挖路堑和填路堤边坡普遍存在,深挖路堑边坡共29处(大于
二、任务范围、内容、实际完成工作量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主要是指路堑边坡和路堤边坡监测,监测内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三、项目投入的主要人员及仪器设备
我标段成立以项目总工为组长,测量工程师为成员的监测小组,共5人,采用拓普康全站仪(2″级)和水准仪进行监测。
四、作业技术依据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99 )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五、监测技术要求
1、人工巡视
巡视检查是边坡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险情,而且能系统地记录、描述边坡施工和周边环境变化过程,及时发现被揭露的不利地质状况。项目部将坚持每天安排专人进行巡视,巡视的主要内容包括:
(1)、边坡地表有无新裂缝、坍塌发生,原有裂缝有无扩大、延伸;
(2)、地表有无隆起或下陷,滑坡体后缘有无裂缝,前缘有无剪口出现,局部楔形体有无滑动现象;
(3)排水沟、截水沟是否畅通、排水孔是否正常;
(4)、挡墙基础是否出现架空现象,原有空隙有无扩大;
(5)、有无新的地下水露头,原有的渗水量和水质是否正常。
2、裂缝监测
(1)、测点设置:裂缝一般产生在边坡平台和边坡体边缘,部分分布在边坡体上结构层,人工巡视中在发现裂缝的位置埋设裂缝监测点。如果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坡面没有出现裂缝则此类测点无需布置。人工巡视发现裂缝后及时埋设(1~2天内完成),测点间沿裂缝的间距以20~
(2)、埋设要点:首先,在裂缝的两边稳定土体内开挖一个A4纸平面大小的洞约
(3)、测试要点:由于一般的裂缝变形是微小而且蠕变的,本工程选择游标卡尺对边坡的变形裂缝进行监测。如果裂缝变形增大,则在搭接处两块铁板的红油漆涂色处就会产生一个缝隙,用游标卡尺测出这条缝隙的宽度数据,该数据作为所测边坡裂缝增加的宽度。
3、坡面观测
观测网采用方格形网络,边坡体上的观测点布置在各级边坡平台上,每级平台不少于5个,观测点间距为15~30m,对可能形成的滑动带、重点监测部位加深加密布点。当同一边坡上有深层位移观测点时,坡面上其中一条纵向观测线与深层位移观测点在同一直线上,以便观测数据的相互验证和对比分析。
监测点在挖除表土后开挖一
4、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沉降观测采用沉降板,沉降板底槽平整,其下铺设
5、监测频率:
测点埋设后即开始监测,监测过程持续到边坡加固工程完工后6个月或当年雨季结束后3个月无明显位移即可结束,监测频率按下表控制,变形量增大和变形速度加快时加大监测频率。
挖方边坡监测频率表
时间 |
坡面变形观测 |
深层水平位移 |
开挖期间、开挖一个月内及旱季和少雨季节 |
1次/15天 |
1次/15天 |
开挖一个月后 |
1次/30天 |
1次/30天 |
雨季 |
1次/1周 |
1次/1周 |
暴雨期和雨后数天内 |
1次/1天 |
1次/1天 |
路堤监测频率表
时间 |
表面沉降 |
位移边桩 |
加载期间 |
1次/10天 |
1次/10天 |
加载后1个月内 |
1次/15天 |
1次/15天 |
加载后2~3月 |
1次/20天 |
1次/20天 |
加载3个月后 |
1次/30天 |
1次/30天 |
六、技术结论
本次测量方案可行,观测、数据处理方法正确,测量成果各项精度指标均满足规范及甲方要求,且成果可提供建设施工、运营管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