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U452.11
【DOI】:CNKI:CDMD:2.2006.139763
【目录】:
- 摘要2-3 ABSTRACT3-5 目录5-8 第1章 引言8-22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8-10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20 1.2.1 国内外研究概况10-11 1.2.2 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现状11-16 1.2.3 边坡治理研究现状16-18 1.2.4 边坡工程安全性评价研究现状18-20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20-22 1.3.1 研究内容20 1.3.2 技术路线20-22 第2章 西引道地质环境及典型高边坡工程地质条件22-28 2.1 西引道地质环境条件22-26 2.1.1 气象与水文22 2.1.2 区域地质背景22-23 2.1.3 地形地貌23 2.1.4 地层岩性23-24 2.1.5 地质构造24 2.1.6 岩体的风化与卸荷24 2.1.7 水文地质24-26 2.2 典型高边坡工程地质条件26-28 2.2.1 典型高边坡的确定26 2.2.2 典型高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26-28 第3章 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设计28-51 3.1 高边坡稳定性的定性评价28-41 3.1.1 边坡岩体质量分级28-34 3.1.2 上边坡稳定性评价34-40 3.1.3 下边坡稳定性评价40-41 3.2 典型高边坡稳定性的定量评价41-45 3.3 高边坡处治的优化设计45-51 3.3.1 高边坡处治设计方案45-46 3.3.2 高边坡锚固工程优化设计46-51 第4章 高边坡安全性的数值模拟分析51-70 4.1 工前稳定性的数值模拟分析51-63 4.1.1 计算模型的建立51-53 4.1.2 计算参数的选取53 4.1.3 稳定性计算结果分析53-63 4.2 工后安全性的数值模拟分析63-69 4.2.1 概述63 4.2.2 计算模型建立63-64 4.2.3 支护结构参数选取64-65 4.2.4 计算结果分析65-69 4.3 小结69-70 第5章 高边坡安全性的工后监测及评价70-92 5.1 监测网的布置70-74 5.1.1 地表位移监测点布置70 5.1.2 锚杆应力计布置70-71 5.1.3 深部位移监测点布置71-74 5.2 地表位移监测及分析74-79 5.2.1 地表位移监测方法原理74 5.2.2 监测成果及其分析74-79 5.3 深部位移监测及分析79-88 5.3.1 测斜仪基本工作原理79-80 5.3.2 监测成果及其分析80-88 5.4 锚杆受力监测及分析88-91 5.4.1 测力计基本工作原理88-89 5.4.2 监测成果及其分析89-91 5.5 工程安全性评价91-92 第6章 高边坡变形的灰色预测分析92-109 6.1 灰色预测概述92-94 6.1.1 灰色预测机理93 6.1.2 灰色预测类型93-94 6.2 GM(1,1)灰模型94-98 6.2.1 GM(1,1)参数的矩阵算式94-97 6.2.2 非等间隔 GM(1,1)及参数97-98 6.3 边坡地表位移的灰色预测98-104 6.3.1 预测模型的选择及数据预处理98-99 6.3.2 建立预测模型99-101 6.3.3 模型精度检验101-103 6.3.4 预测103-104 6.4 边坡深部位移的灰色预测104-108 6.4.1 预测模型的选择及数据预处理104 6.4.2 建立预测模型104-106 6.4.3 模型精度检验106-108 6.4.4 预测108 6.5 小结108-109 第7章 高边坡安全性综合分析与评价109-118 7.1 常规综合评价109-110 7.2 模糊综合评判110-117 7.2.1 评价因子的取值和分级标准112-113 7.2.2 确定隶属函数113-114 7.2.3 单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114-115 7.2.4 边坡分区综合评判115-117 7.3 小结117-118 结论与建议118-120 致谢120-121 参考文献121-123 附图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