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法在岩石边坡监测中的应用
陆 峰 陈祖煜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文提出并定义了边坡滑动模式的概念,将其与边坡安全监测资料分析结合起来,建立监测信息与边坡滑动模式之间的映射关系。引入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建立一个边坡实时安全监测模式识别器,根据监测资料实时判断边坡所处于的安全状态模式,结合其它的边坡基本资料判断边坡的稳定性。作为实例,应用此模式识别器分析小浪底水利枢纽出水口高边坡某一段时间的监测资料。实例表明该方法和工具的应用效果是值得信赖的,可满足边坡实时安全监测的需要。
关键词 边坡;安全监测;模式识别;人工神经网络
高边坡的稳定在大型水电工程的安全性中往往具有重要的地位,需要对其进行严密的监测。因此,开发自动化的边坡在线监测系统对边坡的安全和水电工程系统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目前对边坡的监测一般以少数重点监测物理量的先验指标作为边坡安全的评判标准。如此得出的分析成果的可靠性取决于指标制定者的专业知识、经验等人为因素。而人为因素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基于先验指标的边坡自动化监测系统在应用中还是难于推广。而当前,边坡稳定极限分析法在理论上已经相当完善,并已经过大量工程实践的检验,其分析成果具有高度可靠性。将其引入边坡监测工作,可提高监测分析成果的准确性和监测工作的时效性,对在线自动监测尤为重要。
应用极限分析法进行边坡稳定的在线监测,首先要根据边坡的地形地质条件定义了边坡滑动模式集,将其与边坡安全监测资料分析结合起来,根据专家的经验建立监测信息与边坡滑动模式之间的映射关系。引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建立一个边坡实时安全监测模式识别器,根据监测资料实时判断边坡所处于的安全状态模式。综合边坡的安全状态模式和所有其基本条件,形成边坡极限分析法的计算资料文件,即可用极限分析程序计算出边坡在任一监测时刻的安全系数,评判边坡的安全状况(陆峰,2001)。
2.边坡的滑动模式
在边坡的静态稳定分析工作中,往往要假设边坡可能的滑动模式(陈祖煜,1995)。这个工作依赖于分析者对边坡的了解和实践经验。事实上在边坡监测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认为对应于任一时刻监测资料所揭示的边坡的安全状态,应该用某种滑动模式来考虑边坡的稳定性。简单地说,如果边坡监测断面上的位移、锚杆应力等测值呈现某种空间分布形式,且数值达到需要考虑边坡稳定性的程度,就该将其与边坡的某种滑动模式联系起来。
边坡的滑动模式由滑裂面组合形式构成。对于土质边坡,常见的滑裂面有直线或圆弧形式。对于岩石边坡,则要重点考虑断层、软弱夹层和节理等结构面。滑裂面通常会选择穿过某些结构面。至于选择哪些结构面,是由非常复杂的力学因素决定的。而完善的监测系统能及时地反映这些情况。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边坡的基本情况和监测仪器的埋设情况,列举出边坡可能的滑动模式,形成滑动模式集Mi。
Mi ={m1, m2, ¼ , mN} (1)
如图1~4所示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出水口高边坡某断面的四种滑动模式。
|
图1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出水口高边坡某断面滑动模式1 |
|
图2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出水口高边坡某断面滑动模式2 |
|
图3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出水口高边坡某断面滑动模式3 |
|
图4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出水口高边坡某断面滑动模式4 |
将监测数据形成向量形式,如式(2)所示
Vi=(d1, d2, ¼ , dm, p1, p2, ¼ , pn, u1, u2, ¼ , ur, x1, x2, ¼ , xs) (2)
式中d1, d2, ¼ , dm表示相关位移测点测值,m为i部位位移类测点数;p1, p2, ¼ , pn代表锚索(杆)应力计测值,n为应力计数;u1, u2, ¼ , ur代表渗压计渗压值,r为渗压计数;x1, x2, ¼ , xs代表人工巡视信息,s为其项目数。人工巡视项目有的是一些物理量,如水位、降雨量等;有的是一数值,表示对项目程度的评价,如0.5对于坡顶裂缝来说是确实存在而且已经张开到中等程度了。
收集大量的边坡实测数据,整理成上述向量形式,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和比较典型的部分,形成向量集,留待使用。在专家的参与和指导下,将整理好的向量集中的每一个向量与边坡滑动模式集中的某一模式联系起来,建立监测向量集与边坡滑动模式集之间的映射关系。
Vi ® Mi (3)
3.边坡监测神经网络模式识别器的结构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方法是一种模仿动物脑神经网络某些结构和功能的数值计算方法,具有超强的分类、预测和模式识别能力。人工神经网络一般由神经元、神经元组成的层和层间连接权构成。关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和功能在许多专著中都有详细讨论(Abhijit S,1999;戴葵,1998),本文不再赘述。
神经网络模式识别器是描述(3)中监测数据向量模式集对边坡滑动模式集的映射关系,并进行预测的理想工具。本文选用典型的三层BP网络拓扑结构作为模式识别器的结构。输入层神经元数为监测向量的单元数,设为v,由(2)可知
v=m+n+r+s (4)
输出层仅有一个神经元,代表一个边坡滑动模式。隐含层(中间层)的神经元数h对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影响较大。经反复试验,本文认为
h=2v-1 (5)
时效果最好。
4.神经网络模式识别器在边坡稳定监测中的应用
将前面整理好的边坡监测向量集和边坡滑动模式集的映射关系整理成数据文件的形式,交给神经网络模式识别器程序进行训练。因为神经网络的训练需要大量的迭代运算,其运行耗时往往很长。
上述训练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将新得到的边坡监测数据输入边坡监测模式识别器,判断该时刻考虑边坡稳定性应该使用的滑动模式。结合边坡的其它基本资料,整理成一个边坡极限分析法程序的数据文件,交给极限分析程序进行运算,即可计算出该时刻边坡的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