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U753
【DOI】:CNKI:CDMD:2.2007.09665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13
- 1.1 选题意义9-10
- 1.2 基坑监测研究进展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
- 1.4 问题的提出11-12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2-13
- 第2章 基坑工程变形的相关理论及技术13-19
- 2.1 基坑降水与回灌技术13-15
- 2.1.1 基坑降水13-14
- 2.1.2 基坑水回灌技术14-15
- 2.2 基坑开挖变形15-19
- 2.2.1 基坑开挖变形机理15-17
- 2.2.2 基坑开挖的典型应力路径17-19
- 第3章 道路下穿既有铁路箱形框架桥顶进法施工技术19-33
- 3.1 工程概况19-22
- 3.1.1 地质水文情况20-21
- 3.1.2 工程特点21-22
- 3.2 施工方案概述22
- 3.3 施工步骤22-26
- 3.4 主要施工方案和工艺26-29
- 3.4.1 降排水方案26
- 3.4.2 工作坑围护及地基加固26-27
- 3.4.3 工作坑开挖及支撑27
- 3.4.4 线路加固27
- 3.4.5 滑板及后背梁施工27-28
- 3.4.6 箱身预制28-29
- 3.5 顶进设计与施工技术29-33
- 3.5.1 顶力计算29
- 3.5.2 挖土及出土29-30
- 3.5.3 防止“扎头”和“抬头”措施30-31
- 3.5.4 顶进施工方向和高程的控制31
- 3.5.5 顶镐位置的设置31-33
- 第4章 沪闵路立交引道框架顶进施工过程中的监测33-42
- 4.1 监测的目的33-34
- 4.1.1 工程监测的目的33
- 4.1.2 本工程周边环境情况33-34
- 4.1.3 本工程特点34
- 4.2 监测方案设计的原则34-35
- 4.3 监测项目的确定及监测工作布置35-37
- 4.3.1 监测项目35
- 4.3.2 测点布置35-37
- 4.4 重点测试方法原理37-39
- 4.4.1 监测点垂直位移测量37
- 4.4.2 监测点水平位移测量37
- 4.4.3 围护墙体土体深层侧向变形监测37-39
- 4.4.4 坑外地下水位监测39
- 4.4.5 支撑轴力监测39
- 4.5 监测频率及预警值的确定39-42
- 4.5.1 监测初始值的确定39-40
- 4.5.2 施工监测频率40
- 4.5.3 报警指标40-42
- 第5章 沪闵路立交引道框架顶进施工及工作基坑的安全与稳定性特征分析42-66
- 5.1 主要施工节点及监测历程42-43
- 5.2 基坑开挖部分的安全与稳定性特征分析43-55
- 5.2.1 围护墙体侧向变形分析43-46
- 5.2.2 围檩位移分析46-49
- 5.2.3 支撑立柱沉降分析49
- 5.2.4 支撑轴力变化分析49-51
- 5.2.5 地下水位变化分析51-52
- 5.2.6 相邻环境变形分析52-54
- 5.2.7 围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肉眼巡检54-55
- 5.3 框架顶进施工部分的安全与稳定性特征分析55-61
- 5.3.1 铁轨及地基土沉降分析56
- 5.3.2 地下管线的沉降分析56-57
- 5.3.3 支墩沉降及侧向变形分析57-58
- 5.3.4 支墩深层位移分析58-59
- 5.3.5 支撑轴力变化分析59
- 5.3.6 顶进过程中围护墙体深层位移分析59-61
- 5.4 由稳定性分析所反映出的监测中存在的问题61-64
- 5.4.1 测试点保护问题61
- 5.4.2 监测数据的检验与插补61-63
- 5.4.3 支撑轴力实测研究63-64
- 5.5 本章小结64-66
- 第6章 基坑变形的实时预测分析66-80
- 6.1 预测模型的选取66-70
- 6.1.1 泊松曲线法预测模型67
- 6.1.2 模型参数的求解67-70
- 6.2 典型的预测过程70-73
- 6.2.1 典型的预测过程70-71
- 6.2.2 预测结果评价71-73
- 6.3 预测成果分析73-79
- 6.3.1 周边地下管线变形预测73-74
- 6.3.2 围护墙顶沉降预测74-75
- 6.3.3 围护墙体深层土体位移预测75-79
- 6.4 结论79-80
- 第7章 结论和建议80-82
- 致谢82-83
- 参考文献83-8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