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各国历届世博会建筑特色
“住房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焦点”是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美国各大开发商联手举办了“明天的住宅”展览,11座“精装修”的“样板房”在密歇根湖畔各展风姿,分别用钢材、玻璃、砖石、木材等预制件组装,新式家具与空调、冰箱、洗碗机、洗衣机、吸尘器等一应俱全,有的还设计了电动控制大门和飞机库。但必须确保造价不超过普通人的收入水平。“明天的住宅”代表了最新设计理念和建筑技术,在经济大萧条的年头,唤起了人们营造温馨家庭的梦想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世博会结束后,印第安纳商人将其中5栋房子装船运回家乡,如今已被国家公园确定为历史文物。
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明天的住宅”之一
披读浩瀚的世博会文献,几乎每届都不曾忽略“住宅问题”。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的“栖居67”成了最大亮点,加拿大建筑师萨夫迪把自己在麦吉尔大学读书时的硕士论文加以发挥,建造了一座形貌怪异、惊世骇俗的住宅楼。原规模为900套公寓,实际只完成大中小不同户型158套。这是354个浅黄色立方体的“叠床架屋”和“堆金积玉”。萨夫迪希望在拥挤的都市充分利用宝贵地皮,交错的蜂窝结构小单元能让建筑表面积最大化。整个公寓望上去重楼争出、内室互藏,每家既享受充足的空气阳光又能保障基本的隐私空间,而低廉的造价可惠及广大工薪阶层。没人料到“栖居67”日后竟变成了最昂贵的楼盘,并被确定为蒙特利尔的历史文化遗产。
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栖居67”
世界建筑行业是一个“代有宗师、辈出高贤”的科技和艺术前沿。广阔的国际性让世博会成为四海名家风云际会的大舞台,短暂的临时性又让各种尖新材料和前卫理念找到独一无二的试验田。1929年巴塞罗那世博会上,包豪斯学派主将密斯设计的德国馆是“魏玛共和国”的“形象工程”,薄薄的顶板如同漂浮在8根镀鉻的十字断面钢柱上。展馆没有封闭的单个房间,没有确定的“内外”界限,墙体之间既阻隔又连通,既合围又开放,形成自由的“流动空间”。除了准备接待西班牙王室用的几把“巴塞罗那椅”和一张深红色天鹅绒帷幕,展馆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建筑本身就是展品。水池中静立着艺术大师科尔贝创作的女身雕像“早晨”,望之使人意远。建筑使用的材料极其考究和高雅,包括最名贵的大理石、石灰华、金石英、縞玛瑙和灰、绿、白及半透明的玻璃。密斯的格言“少即是多”、“上帝就是细节”在这里得到最准确的注解。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只存活了短短6个月,但却作为现代派的经典而获得永生。1986年,按照部分设计图纸和有限的黑白照片,后人在巴塞罗那世博会旧址上复原和重建了密斯当年的不朽之作。
西班牙王室为1929年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揭幕
1929年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
柯布西耶和世博会打了三十多年交道。1937年巴黎世博会上,他设计的“现代馆”以钢铁为骨架,曲面屋顶看去如犹太帐篷,使用了许多飞机结构元素。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前夕,荷兰飞利浦公司为避开美国彩电的锋芒,决定不展示产品而展示技术。71岁的柯布西耶正致力于印度旁遮普邦首府昌迪加尔整体城市规划,在接受飞利浦展馆的设计委托时说:“我会给你们一首电子诗。而场馆只是光线、色彩、影像、声音、韵律的容器”。飞利浦展馆双曲面屋顶看上去翩若惊鸿,将飞欲翔,而形状如同“牛胃”的内部空间则严格按照声学谐波原理设计,“凝固的音乐”通过数学的规范,和350个喇叭里“流动的音乐”完全融为一体。
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飞利浦馆设计图
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飞利浦馆
著名芬兰建筑大师阿尔托也是在1937年巴黎世博会上崭露头角的,他和妻子艾诺共同设计的芬兰馆让世界领略了斯堪的纳维亚建筑的魅力和森林的芳香。1939年纽约世博会上,阿尔托将现代技术和传统风格成功结合,他的作品再次获得大奖,最终奠定了芬兰建筑的国际地位。
1964年纽约世博会IBM馆
世博会建筑中的名作佳构是指不胜屈的。1964年纽约世博会IBM馆如同布满浮雕暗纹的白色巨蛋漂浮在铁树丛中,每次吐纳500观众的“人墙”重30吨,像沿着45度伸进伸出的大舌头;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的德国馆占地8000平方米,8根钢铁的桅杆和50厘米直径钢缆结成的索网支撑起半透明的白色涤纶帐篷,这一轻型化大跨度的建筑成为1972年慕尼黑奥运主场馆的先声。1970年大阪世博会的富士馆和美国馆都使用了充气膜结构,树脂玻璃纤维膜鼓胀起来后靠悬索支撑,富士馆“吹起”了16个拱门,美国馆则“吹起”了长142米、宽83米的椭圆形大屋顶。这种带有“气球元素”的建筑特别适合地震多发区。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的乌托邦馆长200米,宽120米,拥有17500个座位,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半埋式木材建筑。胶合木质构件长达115米,闪闪发光的锌皮椭圆屋顶酷似航海大发现时代倒扣的船底。每一届世博会都是建筑的“群英会”,尽管大多数作品只能昙花一现和流星一闪,但却为文明进步留下了宝贵的积累和丰厚的资源。
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德国馆
1970年大阪世博会富士馆
1970年大阪世博会美国馆
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乌托邦馆建造中
新千年来临之际举办的2000汉诺威世博会对场馆建筑实行了“约法三章”,称为“汉诺威原则”。9项条款的要旨在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自然生态。要求所有建筑应消除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使用不可再生资源,注重建筑的长久价值,呼吁建筑师对自己作品的后果负起责任。参展国家都以实际行动积极回应。36米高的荷兰馆展出了6个生态小区,探索在幅员狭小的国土上如何有效利用空间,楼顶6个风车发出的电力供展馆使用。芬兰馆“风巢”的建筑木材经过热处理后具有更高强度和尺寸稳定性,馆内种植了90棵从芬兰运来的白桦树,世博会结束后将和展馆一起在汉诺威的土地上安家。日本展览馆则是一座36000平方米的“纸房子”,纸管建成的蜂房结构支撑起宽敞的拱形长廊。全部材料都能重新回收利用,地基也不用水泥浇注而建在装满沙土的钢铁箱体上,以免日后拆除困难。2005年爱知世博会和2008年萨拉戈萨世博会继续对汉诺威原则宗奉不渝,各类环保建筑、生态建筑、节能建筑层出叠现。这是建筑哲学和建筑伦理的重大转变。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荷兰馆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芬兰馆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芬兰馆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日本馆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日本馆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无疑是中国工程院士何镜棠设计的“东方之冠”。从344个应征方案中夺魁后,“东方之冠”于2008年12月18日破土动工。这座高63米、地上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国之大器”为层叠出挑的斗拱结构,望去如庄严而神秘的红色冠盖。周边是秀色可餐的江南园林景观。太阳能屋顶和冰蓄冷设施则体现了科技与环保元素。建设者们将这座“浦东巨观”解读为中华民族的端方长厚,华夏文明的潜德幽光,“百年圆梦”的天慰民欣。建筑的得失固然需要历史来评价,但“东方之冠”无疑写进了世博会主要建筑的“家谱”,成为世博历史上一个新的“庞大存在”。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东方之冠”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歌德的名言永远都不过时。五大洲的建筑师们正怀才抱志,把不同国家的精、气、神和民族文化的真、善、美凝固在建筑的乐章中,让世界用眼睛去聆听和欣赏。500公顷的上海世博园区将是又一次大型的“建筑音乐会”,奏响人类永无止境的创造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