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花楼街周边建筑物
及地下综合管线
监
测
方
案
武汉中和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日
武汉市花楼街周边建筑物
及地下综合管线
监 测 方 案
编 写:
审 核:
批 准 人:
武汉中和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日
1.工程概况
武汉花楼街商业及住宅项目位于武汉江汉路与沿江大道十字路口西北,该地块为江汉路、沿江大道,民生路及规划道路围合而成的多边形地块,工程占地面积约为115,000m²,工程由9栋高度约为170m的超高住宅楼,1栋高度约73m的高层住宅楼及一栋高度约200m的办公楼,另有三层16.5m高多层商业中心组成,本工程设置有二层(局部一层)地下室。建筑±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5.40m,施工场地平均标高为+26.00m,基坑大面积挖深最大处为7.4m,基坑面积约为81000 m²,基坑工程开挖深度及规模很大,属于一级基坑。
同时本场地东侧为江汉路、东南角为武汉关大楼。南侧为沿江大道,西侧主要为民生路。场地中间垂直于沿江大道地段有规划地铁区间(地铁2号线)通过,场地四周有地下管线。场地平面呈不规则多边形布置。基坑工程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紧靠沿江大道、民生路、江汉路等城市主干道路,基坑四周道路下均埋设了不同的管线,包括给水、排水、煤气及有线电视等多条管线,且周围有不少居民。
2.监测方案的编制依据
制定本监测方案的主要依据为: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3)《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159-2004);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5)《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6)《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76-98);
(7)《武汉地区深基坑工程技术指南》(WBJ1-7-95);
(8) 湖北省地方标准《深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B42/159-1998);
(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02);
(1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12)本工程招标、设计等有关资料。
3.监测方案的编制原则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对监测的技术要求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监测工作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1)基坑本身及其周围基坑开挖深度2倍范围内的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作为本工程监测对象;
(2)设置的监测内容和监测项目必须符合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并能结合现场实际全面反映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本身和工程环境的变化情况;
(3)采用的监测方法、仪器、材料和监测频率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4)监测数据的测试、采集应做到全面、及时、准确;监测数据的整理和提交应满足信息化施工的要求。
4.监测内容
(1)周边建筑物监测
(a)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
(b)周边建筑物倾斜监测
(c)周边建筑物裂缝监测
(2)地下综合管线垂直、水平位移监测
(a)地下给水管垂直、水平位移监测
(b)地下排水管垂直、水平位移监测
(c)地下燃气管垂直、水平位移监测
(d)地下有线电视垂直、水平位移监测
5.监测的方法和监测点布置
(1)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倾斜、裂缝监测
(a)对处于基坑施工影响范围以内的建筑物埋设直接监测点进行监测,监测点固定好后,用水准仪测得监测点的初始标高。由于基坑的江汉路民生路边有较多的居民住宅,且部分为武汉市市级保护建筑,故距离基坑较近的建筑物均设置沉降观测点,编号为sa1-sa200。
(b)同时在周边建筑物距离较近,影响比较大的建筑物设置30个倾斜监测点,用投影法定期监测房屋的倾斜变化情况。编号为qx1-qx30
仪器:科力达KTS422RL型精密免棱镜全站仪加反射片;精度:±0.2″
(c)周边既有建筑物裂缝监测,在基坑周边建筑物,选取距离较近,影响较大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布置裂缝监测点,以评定工程施工对周边房屋的影响程度及范围,在基坑建筑物中周边共设置30个建筑物裂缝监测点。编号为lf1-lf30
仪器:科力达KTS422RL型精密全站仪加配游标卡尺及胶带辅助测量;精度:±0.2″
(2)地下综合管线垂直、水平位移监测
(a)监测点设计原则
① 取距基坑最近的管线;
② 取硬管线(如上水、煤气、下水等);
③ 取埋设管径最大的管线;
④ 一条路上尽可能只取一条最危险的管线设直接监测点;
⑤ 监测点尽可能设在管线出露点,如阀门,窨井上。
(b)监测点布置
对基坑周围的地下管线,依其功效、管材、接头、形式、埋深等条件,制定管线沉降监测方案(测点间距一般为
(1)间接法布点
沉降测点采用Ø16(Ø18)mm螺纹钢筋(打)入管线上方紧邻土层中(螺纹钢筋的端部应深入到管线上方
(2)直接法布点
对距离地面较浅的压力管线沉降点可直接设点,方法是将各管线覆土开挖,暴露出管线,然后将Ø
对周边道路的给水管、排水管、燃气管及有线电视管道上分别设置监测点,编号为Sc1~Sc26,Sd1~Sd9,Se1~Se33,Sf1~sf15,点距约20米。
共计设置管线垂直位移、水平位移监测点83个,对每条马路上靠近基坑最近的一条管线测点进行水平位移测量,其他管线施工期间变形情况可相应参照。
监测点固定好后,用水准仪测得监测点的标高,并以两次测得资料的平均值作为初始标高;用全站仪测得各监测点的初始轴线。
仪器:苏一光DSZ2+FS1型精密水准仪;精度:±
广东科力达KTS422RL;精度:2″。
6.监测频率及报警值
6.1观测频率
监测工作自始至终要与施工的进度相结合,监测频率应满足施工工况及环境保护的要求,监测频率安排见下表,具体可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加密。
序号 |
监测项目 |
监测频率 |
|||||
围护及桩基施工 |
坑内 降水 |
地库开挖 |
地下室底板及地库施工 |
第一道临时支撑拆除期间 |
|||
(-)周边环境监测 |
1 |
地下综合管线垂直,水平位移监测 |
1次∕3天 |
1次∕1天 |
1次∕1天 |
2次∕周 |
1次∕天 |
2 |
周边既有建筑物沉降监测 |
1次∕3天 |
1次∕1天 |
1次∕1天 |
2次∕周 |
1次∕天 |
|
3 |
周边既有建筑物倾斜监测 |
1次∕3天 |
1次∕1天 |
1次∕1天 |
2次∕周 |
1次∕天 |
|
4 |
周边既有建筑物裂缝监测 |
1次∕3天 |
1次∕1天 |
1次∕1天 |
2次∕周 |
1次∕天 |
监测频率应根据实际受施工影响的情况进行调整,遇到较大降雨
时以及观测值达到预警值时观测加密。当基坑回填完毕至±0.00时,整个基坑监测工程遂告结束。
6.2报警值
根据基坑保护等级的要求,即按有关要求执行。根据设计要求,基坑等级为一级基坑,据此提出以下报警值供业主及有关方参考:
项目 |
报警指标 |
|
日变化量(mm) |
累计变化量(mm) |
|
周边既有建筑物沉降、倾斜监测 |
±3 |
±10 |
地下综合管线垂直、水平位移监测 |
±2 |
±10 |
其它未详部分由有关方面(设计、管理、监理、施工、监测)各方共同研究后决定。
具体实施中,将以上述有关警戒值的80%作为预警值,此举可为有关单位和部门分析情况和采取制止险情的措施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7.信息反馈及质量控制
7.1 信息反馈
监测数据经整理后以“日报表”的形式上报委托方;当实测数据达到(或超过)“报警值”时,即刻向委托方口头报警,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施工和周围环境的安全,监测方则以最快方式提交“日报表”,在日报表上对超限数据会以明显的示警标记提示。
7.2 质量控制
(1)在进行测读监测数据之前,对各种仪器进行全面检查和标定,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消除不应有的误差;
(2)岗位责任到人,定人定仪器进行测量,减少人为误差;
(3)测读取得的数据必须进行检查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公司质检部门将随时对监测数据进行抽查。
8.附图(详见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0619/MO/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