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现状综述
时间:2014-02-18 20:40来源:未知 作者:监测人 点击:次
在地质灾害的研究中,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动向。地质灾害问题表现为多因素、多层次和多阶段,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用传统按静力平衡原理建立的力学方程难以精密解决问题。用基于概率论的可靠性分析,其数学本质仍是用泰勒级数展开并忽略高次项,以得到简单的解
三、灾害预报问题
灾害发生前已经发现各种征兆时,较容易进行预测预报,人们有意识地采取有益监测手段,密切注意灾害的动态变化。属于此类的地质灾害,其灾害发生时间可较准确的时间预报,其准确程度可达到月、日,甚至小时,即通常所说的灾害临发生前的预报一般只适用于滑坡、崩塌等斜坡变形的地质灾害的预报。关于地质灾害临发前的预报,不乏成功的例子,其中最典型的为1985年6月湖北省秭归县新滩发生滑坡,由于预报准确,滑坡发生前新滩镇上1317人安全迁离,无一伤亡。再如1991年汛期,江苏省地矿局成功地预报了镇江市云台山、跑马山等处的十几个滑坡,危险区内的居民及部分财产安全转移。
问题在于现场人员所关心的是另一种情况,即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并未发生各种征兆时,能否较准确提出何时可能发生斜坡变形,这种情况,难度就大多了。因为,单凭地面调查(即地面因素)确定何时发生斜坡变形是不可靠的,也是不科学的,必须考虑气象因素,换句话说,地质灾害的产生,受两个因素制约,即地面因素和气象因素。
地面因素包括地形、地质、水文、人为活动等诸因素,这些因素与灾害发生的时间如何联系起来难度较大。实际上,前者为定性的而后者为定量的,它们不是属于同一个范畴的概念,如何将前者定性因素转化为后者定量数据,除应对当地历年发生的灾害进行回访和数理统计外,很重要的是经验的分析和逻辑推理,但很难有一个标准的尺度。
除此之外,气象因素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导因素之一,要真正把握灾害发生规律和准确预测预报灾害的发生时间、规模和破坏程度,就必须考虑两个问题:其一是该地区降雨量多大的情况下可能产生何种类型、多大规模的地质灾害,这就必须了解以往该地区发生过的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临界雨量。临界雨量确定后,也只能说明该地区各种地质灾害在响应的临界雨量下可能产生灾害,还无法确认何时发生灾害。要预测预报何时会发生灾害,则应结合气象预报,而气象预报准确是很困难的。小区域的降雨量的预报准确更困难,气象台一般预报的是大范围地区的降雨量。在山区,特别是暴雨,往往受小气候和地形的控制而有较大的差别,山前、山腰和山顶的雨量迥然相异;分水岭两侧的雨量也有差异,这些情况,都给灾害产生的时间的预报带来困难。而自动雨量计的设置远未能满足灾害预报的需要,雨量计的管理也是薄弱环节。
由上述可见,对未觉察出地质灾害发生的任何征兆,而将来又可能产生灾害的斜坡(或称不稳定斜坡)或暂时停歇的地质灾害何时再度发生等的预测预报,难度是最大的。对这类地质灾害发生时间的预测预报,我们认为宜粗不宜细,细了容易失误,反而造成麻烦,而且也难作到,对此类地质灾害发生时间的预测预报,一般应以年为单位,至少是一年、数年、十余年、数十年、百余年,等等。当然,纯粹是工程斜坡本身形成的病害,另当别论。实际上,这种预测预报时间单位的划分也不科学,前面谈过,气象预报很难准确预报。因此,硬性规定时间范围,似乎难以反映客观实际。
四、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的发展方向
应以野外调查为依托,结合气象、环境、大地构造和区域地质资料,以“3S”技术为手段,从系统工程观点出发,把勘测评估、预测监测以及病害整治三者结合成一体的地质灾害信息立体防治系统,在勘测评估中,开展以遥感技术为先导的综合勘测,在查明地质灾害情况后,确定监测(用GPS技术)和设置警报系统地段(或工点),提出需整治的工点,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形成从天上到地面,从面到点,以“3S”技术为主体的公路地质灾害信息立体防治系统。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