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 巡查检查及检测仪器的保护
3.7.5.1 巡视检查
1、日常巡视检查。
应根据箱涵的实际情况制定日常巡视检查的程序。巡视人员应按巡视检查程序作例行检查,发现异常迹象,及时上报监理人。
日常巡视检查的次数:在施工期,宜每周一次;汛期应增加巡视检查次数,每天至少应巡视检查一次。
2、年度巡视检查。
在每年汛前、汛后及高水位、低气温时,应按规定的检查项目,对大坝进行较为全面的巡视检查(在汛前可结合防汛检查进行).年度巡视检查,每年应进行2~3次。
3、讯期巡视检查。
汛期要加强日常巡视检查的次数,每天至少应巡视检查一次。要加强通讯及防汛设施的准备,任何人不得随意调用防汛设施。
4、特殊情况下的巡视检查。
若遇到特殊情况,如大暴雨、大洪水、汛期、地下水位长期持续较高、强地震、结构受力状况发生明显变化以及建筑物出现异常等情况,承包人应进行特别巡视检查。
3.7.5.2 检测仪器的保护
1、仪器编号
每支仪器连接好电缆后应立即编号,编号应使用经过批准的编码系统,仪器编号应能区别各种仪器设备、电缆、监测断面、控制坐标等,每支仪器须建立档案卡,并将仪器资料按发包人规定的格式录入仪器档案库中。在所有仪器的电缆上,用电缆打字机打上至少3个耐久的、防水的、间距为10m的标签,以保证识别不同仪器所使用的电缆。
2、施工现场看护
考虑到垂直水平位移观测墩施工处于野外环境,为防止位移观测墩在终凝前被破坏(水准标点、强制对中盘等金属材料设备失窃),各阶段混凝土终凝前均需派专人对其全程进行看护。
3、油漆喷涂和保护罩的安装
按设计图纸要求在位移观测墩表面涂刷白色磁漆,并喷涂观测墩编号及警示保护字样。依据设计图纸要求加工墩头保护罩,观测墩施工安装完成后,将加工好的成品保护罩安装在墩头位置。
4、电缆走线保护
从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均重视电缆的走线保护工作。
(1)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电缆的走线,做好电缆走线图。
(2)连接电缆在敷设时必须留有余度,并禁止相互交绕。敷设余度依据敷设的介质材料、位置、高程而定,一般约为敷设长度的5%~10%。
(3)观测仪器至监测站的电缆尽可能少用接头。在电缆接头处涂环氧树脂或侵入蜡,以防潮气渗入。
(4)应严格防止各种油类玷污腐蚀电缆,经常保持电缆的干燥和清洁。
(5)电缆在牵引过程中,要严防开挖爆破、施工机械损坏电缆,以及焊接时焊渣烧坏电缆。
(6)沿电缆牵引线路挖槽形成电缆沟,电缆应埋设于电缆沟中,并穿管保护,保护管采用PVC管,周围回填石渣。
(7)电缆一时不能引入观测站时,要设临时测站,可采用预埋电缆储藏箱作为临时测站。
(8)电缆跨施工缝或结构缝时,应留有足够的长度,并采用穿管过缝的保护措施,防止由于缝面张开而拉断电缆。
(9)在电缆走线的线路上,应设置警告标志。尤其是暗埋线时,应对准确的暗线位置和范围设置明显的标志。设专人对观测电缆进行日常维护。
(10)在电缆敷设过程中,要保护好电缆头和编号标志,应随时监测电缆和仪器的状态及绝缘情况,并记录和说明。
(11)埋设的电缆应作好记录和布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