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返回首页

某项目沉降观测方案

时间:2011-01-21 15:41来源: 作者:classes0520 点击:
工程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竣工,以及建成运营后很长一段时间,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属正常现象,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为了解施工期间建筑物的沉降变化情况,须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测量其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
  

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1、工程概况..................................................................................................... 4

2、监测目的..................................................................................................... 4

3、监测依据..................................................................................................... 4

4、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4

4.1 监测点布置及观测周期........................................................................ 4

4.2 沉降观测的级别及水准观测技术要求................................................. 6

4.3 测量采用仪器及设备............................................................................ 6

4.4 建筑物沉降稳定标准............................................................................ 6

4.5 监测工作注意事项............................................................................... 6

4.6 监测人员组成....................................................................................... 6

5、监测结果及信息反馈.................................................................................. 7

6、安全措施..................................................................................................... 7

7、附图............................................................................................................. 7

 

1、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市青秀区凤岭北面×××××,受××××××××××委托,由××××××完成28#楼、30#楼、33#楼主体工程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工作,3栋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均为地上33层,其中28#30#楼地下233#楼地下3层,,结构采用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筏基基础。

2、监测目的

工程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竣工,以及建成运营后很长一段时间,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属正常现象,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为了解施工期间建筑物的沉降变化情况,须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测量其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为大楼施工期间的安全运行提供依据。

3、监测依据

3.1《××××××××分包合同》。

3.2、委托方提供的设计图纸(由×××设计院设计):

3.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

3.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3.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4、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4.1 沉降观测的级别及水准观测技术要求

本测区3栋建筑物均为地上33层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和要求,并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建筑变形测量精度级别的选定原则,确定本工程沉降观测测量等级为建筑二级沉降观测的精度指标: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为±0.5mm

本方案采用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观测,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1)往返较差 、附和或环线闭合差: n表示测站数。

2)前后视距 :≤50m

3)前后视距差 2.0m

4)前后视距累积差 3.0m

5)视线高度:≥0.3m

6水准仪精度:不低于DS05级别。

4.2 监测点布置及观测周期

4.2.1 水准基点布置

基准点布置:结合本测区实际情况,为便于变形测量作业以及基准点间的相互校核,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的具体要求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位置布置了5个水准基点,基准点采用深埋钢管水准基点标石,水准基点布置图见附图1

基准点检核:基准点要定期进行复测检核,复测周期根据点位的稳定情况确定,在施工过程中宜1~2月复测一次,点位稳定后每季度或半年复测一次。

4.2.2 沉降观测点布置

沉降观测点布置原则:(1)参照设计图纸;(2)建筑物的四角极大转角处;(3)高低层建筑物、纵横墙的交接处两侧;(4)建筑物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

观测点布置:根据以上原则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按设计要求布设33个沉降观测点(其中28#16个点,30#7个点,33#10个点,共33个),具体点位详见附图2~5

4.2.3 观测方式

采用DS05时二等水准观测方式:(1)高程控制测量、工作基点联测、首次沉降观测采用往返测或单程双测站;(2)其他各次沉降观测采用单程观测。

4.2.4观测周期

初次观测:在建筑物一层浇注完后,埋设好沉降观测标,并进行初次观测。

主体施工期观测:主体施工期每三层监测一次。

停工、重新开工观测:如遇工程停工时,在停工时及时观测一次,并在在工程复工前观测一次。

主体封顶至竣工验收前观测:每2个月观测一次。

总观测次数暂定13次。

43 测量采用仪器及设备

本次测量采用仪器设备为:苏光DS05自动安平水准仪(编号1SZY6,精度为每公里往返测量高差标准偏差≤0.5mm ,可估读至0.01mm)、铟钢尺(编号1YGC1,精度为+0.08mm)、尺垫及其它相应配套工具。

以上测量仪器均经计量检定部门检验合格,并在有效使用期内。

4.4 建筑物沉降稳定标准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中指出建筑沉降变形的稳定标准应由沉降量~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当最后100d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可认为建筑物已经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

4.5 监测工作注意事项

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监测并进行自检,做到记录清晰、齐全,计算准确无误。检查员应及时对测量成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审核员负责报告的审核,把好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并在监测工作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

1、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尽可能做到观测镜位、操作程序一致。

2、观测时应尽可能选择晴朗天气时进行观测;

3、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施测中前后视必须采用同一水准尺,观测时水准尺应与地面垂直,不得歪斜;

4、尽可能由固定人员观测,减少人为误差;

5、在同一测站上观测各观测点时,当读完所有观测点的读数后应回测后视点,两次同一后视点的读数差不得超过±1mm

6、应保证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并保留原始观测数据,以备查核;
    7
、按国家有关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观测。

8、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做到步步有校核。

4.6 监测人员组成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决定对该工程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代表本院全面履行合同并直接对项目负责,下设测量员、记录员、扶尺员资料员、检查员等,分别履行有关的工作,详细分工如下:

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进行全面负责,代表我院履行合同,督促检查各项工作。
   
测量员:负责每次观测前检查仪器及铟钢水准标尺进行检查校正,正确架设仪器及行走路线进行观测。

记录员:负责准确记录测量数据并及时进行数据处理,以校核观测的准确性。
   
资料员:负责及时整理观测资料,发现观测数据有异常情况马上通知测量员及  检查员,并对事件及时做出处理。

检查员:负责对测量员、记录员、资料员的工作进行检查督促。

5、监测结果及信息反馈

1、施工监测过程中的信息反馈

每次观测完毕后计算,如果沉降量发生比较大时马上向业主方或监理方口头通报观测成果,分析施工时安全可靠性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时提出建议、报警和应急措施,为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

2、监测成果提交

每次观测完毕后,及时向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口头通报观测成果,并及时提交本次测量数据,整个监测数据及图表结果均由计算机处理后提出。观测工作全部结束后,编写观测报告,并包括沉降观测成果表,时间~沉降量(T-S)曲线图。

6、安全措施

1、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明确各级检测人员安全职责,项目负责人为本监测项目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2、在开展检测工作之前,对现场检测的工作人员及工人进行安全教育,明确安全职责。

3、在监测过程中,以“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为原则,加强安全检查,注意空中坠物,确保检测工作顺利完成。

4、工作人员进入监测施工场地必须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进检测场地工作。

 

顶一下
(16)
88.9%
踩一下
(2)
11.1%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杨亚斌 查看详细资料 发表文章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1-01-21 15:01 最后登录:2011-01-21 17:01
推荐内容
精彩推荐
精彩推荐

关于本站|免责声明|广告服务|网站地图|网站搜索|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SS订阅

Copyright © 2008-2018 www.jianceren.cn All Rights Reserved
监测人 www.jianceren.cn 安全监测行业最大的门户网站
稿件联系E-mail: admin@jianceren.cn 广告联系:QQ:32334427[请详细说明来意] 电话:13687374912【非诚勿扰】
免责声明:所有论文及相关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或者来源于会员的共享,监测人网站只是一个资源共享和交流的非盈利平台。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批评与指出   湘ICP备14001333号-1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1622号